RICHARD MILLE把龍雕昇華成K金結合藍寶石材質 RM 57-03陀飛輪同時展現高階複雜與裝飾工藝

提到腕錶中的雕刻,最先想到的還是以金屬為素材的金雕工藝,2019年RICHARD MILLE卻在新作RM 57-03 Tourbillon Sapphire Dragon中將貴金屬與藍寶石水晶材質加以組合創作,使得龍雕的龍身呈現白皙透亮的光澤感,賞心悅目又獨具高深的工藝魅力。

鏤空陀飛輪也只有像AP或寶璣這樣的高級錶廠才有能力做

曾幾何時鏤空已經變成一種招徠年輕消費者的伎倆了,外露的機械部件儼然成了新潮的設計元素,於是乎市場上充斥著各式各樣沾上邊的鏤空錶,反而讓像是愛彼和寶璣這樣真材實料的傳統傑作成了另類的存在。

沛納海Lo Scienziato陀飛輪可不是一般的鈦金屬錶殼

沛納海Luminor系列Lo Scienziato兩地時間陀飛輪所用的雖然是很常聽到的鈦金屬錶殼,外觀看起來也就是一般鈦金屬的銀灰色調,但實際上它的製作過程比起一般的鈦金屬來得複雜,至於這種材質和一般鈦金屬相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

法國雕塑藝術家Orlinski和HUBLOT跨界製錶 分不清到底是陀飛輪還是雕塑品

2019年宇舶與國際知名雕塑家Richard Orlinski合作推出了經典融合系列Orlinski陀飛輪(Classic Fusion Tourbillon Orlinski),一方面展現宇舶既有的工藝根基如鏤空處理、陀飛輪複雜功能等,另一方面也結合雕塑家的創作特色,將品牌「融合的藝術」精神發揚光大。

複雜手錶中的旗艦款 積家球體陀飛輪萬年曆問錶

積家於21世紀初就已經開發出球型陀飛輪,經過十多年的焠煉與演進,2019年品牌推出第五代球型陀飛輪新作,一舉將功能推升到西敏寺鐘聲高規格問錶境界,一展積家傳承近200年的大師級工藝火候。

想得到的複雜工藝它幾乎都包了 錶王PP的天文陀飛輪6002G

PP Ref.6002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灌注百達翡麗所傳承的日內瓦七大技藝傳統。品牌以纖薄金質圓盤重新打造面盤,從軌道式刻度、萬年曆視窗與面盤中央的飾紋皆以立體浮雕塑型,結合了掐絲琺瑯與內填琺瑯工藝,營造出變化多端的面盤層次。

原來寶璣不只發明陀飛輪

寶璣錶除了是資深手錶品牌,他們家的創辦人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在18世紀就已經是位響叮噹的製錶大師,在他的製錶生涯中曾經開創了很多錶界先例,最有名的就屬陀飛輪,不過除了陀飛輪,其實寶璣大師還有很多至今還影響手錶設計的重要發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