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MILLE 走上築夢踏實的製錶路


▲每一只銘刻上RICHARD MILLE品牌名稱的腕錶,皆是極高品質的保證。

將一只價位不亞於房子、超跑的RICHARD MILLE腕錶戴上手,當中彰顯的社經地位和風格品味,早已不言而喻。親民款的百萬元起跳、往上至七、八位數的價格是常態,全是金字塔尖菁英趨之若騖,甚至是有錢也未必買得到的夢幻逸品。但為何要如此價高呢?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疑慮,其實大多數的廠牌會以量制價,藉由一定的年產量,來分攤製造成本,可是眾所週知,RICHARD MILLE的腕錶製工相當複雜精細,又堅持精緻手工的嚴謹態度,因而旗下各款皆為限量發行,例如性能無比出色的RM 039飛返計時E6-B飛行計算機腕錶,僅發行30只。所以高價位腕錶背後突顯的是極優異的製錶水準和品質,以及一股永不妥協的工藝態度。

自航太和賽車領域汲取靈感的RICHARD MILLE,運用創新材質改善腕錶的技術上,無人能出其右。

RICHARD MILLE始於21世紀初的2001年,發展至今也不過短短十幾年,於錶界的資歷非常年輕,但卻能屹立於眾多已成立逾半世紀、甚至超過百年的元老級品牌中,與之平起平坐也毫不顯遜色。這充滿傳奇性的發跡歷程,不禁令人感到好奇,不過在這之前當然得先認識幕後的重要推手——品牌創辦人Richard Mille先生。和一般自創腕錶品牌的創辦人不同,Richard Mille先生非專業製錶師出身,生長法國的他,負笈英國攻讀市場行銷,以商學主修的背景於1974年進入法國鐘錶製造公司FINHOR,擔任出口部門經理,偏向銷售和管理階層,到1980年代,在法國珠寶品牌MATRA收購FINHOR之後,成為集團出口部門總監,負責腕錶品牌的出口貿易。接著1990年代,Richard Mille先生轉任法國頂級珠寶品牌MAUBOUSSIN,掌管製錶和珠寶首飾部門,直接參與製錶的設計和研發,並接觸了許多機芯製作大師,包括愛彼機芯廠APRP負責人。於錶界累積完整前後端經歷的Richard Mille先生,對腕錶的想法更多,但礙於公司政策與成本考量的制約,總是難以施展抱負。因此步入中年後下了一個重要的決定,50歲這年自創同名製錶品牌。


▲品牌創辦人Richard Mille先生,自熱愛的F1賽車領域汲取製錶靈感,將車款的優點融入製錶,切實地改善腕錶的性能。

開創性的理念加上過往人脈的支持,Richard Mille先生不將成本列入考量,在經常透支的情況下,2001年成功推出打響品牌聲譽的RM 001,擁有服貼手腕的弧面酒桶型錶殼,與藍寶石水晶鏡面完美接合,側邊曲線繁複有致的設計等細節,將Richard Mille先生對腕錶的偏執表露無遺,這只標價20萬歐元的首款陀飛輪腕錶,一舉站上高級製錶的頂峰,且超乎預期的一問世就引爆搶購熱潮,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不到十年間,RICHARD MILLE成為業界翹楚;從首款RM 001到如今逾70款的佳作,皆可深刻感受到品牌革新製錶的熱情。在錶款的製作方面,自航太和賽車產業汲取靈感的RICHARD MILLE,對高科技材質的研發應用,無人能出其右。品牌率先引進以往在鐘錶界從未聽聞的材料,諸如碳奈米纖維(carbon nanofiber)、鈷鉻鎳合金(phynox)來製造腕錶,不為話題噱頭,更不為視覺上的醒目,而是要實質改善腕錶的性能,減輕重量以及開創更多的可能性,「輕盈」已是RM腕錶基本的特質。另外,面盤的設計上,除了陀飛輪裝置外,尚有動力和扭力狀態指示,腕錶堅固強悍的程度,巴西F1車手Felipe Massa就曾佩戴錶款上場比賽,腕錶經強烈震盪的賽程後,依然正常運作,穩固性及避震功能極佳,突破陀飛輪難以承受撞擊力的侷限。能在短時間內創下那麼高的成就,唯有RICHARD MILLE能辦到。除了結合賽車和航太領域的創新材質和技術,來確實改善腕錶的特性,追求舒適度之外,精準也是品牌技壓群雄的關鍵詞,腕錶不要多餘的修飾,但必要的細節都要達到最好,就算是夾板、錶殼、自動盤等使用的花鍵螺絲,也要經過20多道不同的工序。每款銘刻RICHARD MILLE的腕錶皆體現「勇闖前沿、創新技術」、「藝術融合結構、堅固又耐用」、「純手工修飾詮釋高級鐘錶精髓」,品牌的三大哲學,造就旁人難以突破的高度。

甚至,Richard Mille先生對完美的追求堅持到在2013年,決定蓋一座專門製作錶殼的工坊,即坐落瑞士Les Breuleux的Proart工廠,佔地3,000平方公尺,歷時兩年才峻工,現今品牌以高難度材質製成的錶殼、底板、橋板等特殊機芯的零件都出自於此。除了Proart錶殼工坊之外,Horometrie SA製錶工坊同是品牌孕育超凡時計的搖籃。創業之初,Mille先生打破常規的革新理念獲得業界好友的支持,當中執掌知名Guenat SA Montres Valgine(GMV)錶廠的Dominique Guenat更和Richard Mille先生攜手,創立了Horometre SA製錶廠,過往有過合作經驗的兩人更加有默契,所共同催生的Horometrie SA不斷擴大,而後反過頭來收納了由Guenat家族掌控的GMV公司,如今Horometrie除了RICHARD MILLE品牌機芯外,也負責了GMV大部份的產量,為不同以往的獨特腕錶市場努力,創造跳脫常規,符合高級訂製精神的頂尖腕錶。

▲(上)Proart錶殼工坊、(下)Guenat S.A. Montres Valgine製錶廠,皆是RICHARD MILLE腕錶的生產基地。

RICHARD MILLE腕錶一直以來和體壇有著深厚的情誼,除了開發設計能抵抗嚴苛條件的運動腕錶之外,多位各領域的優秀運動員也願親身參與測試,幫助品牌突破極限,化想法為實際。

熱愛F1賽車的Richard Mille先生,不僅將賽車的概念和用材引進鐘錶界,也傾力贊助國際頂尖賽事,諸如利曼經典車賽、利曼24小時耐力賽、聖巴托帆船賽、RICHARD MILLE高球邀請賽、法國女子高爾夫公開賽等,品牌並藉此機會不斷地挑戰自我,工坊裡的製錶過程均以高科技腕錶為依歸,設計專門抵禦嚴峻環境的錶款,機芯的內部要素零件如擒縱裝置、發條盒等皆經特別研製、通過測試,以確保達到最佳的抗熱、抗震、抗磁等性能,要消弭各項影響腕錶精準運作的外力。品牌同時也邀請了優秀的運動員來為腕錶代言和測試,而為RICHARD MILLE代言,並不是只有戴上RM的腕錶拍攝廣告宣傳照,而是在賽事中實際上陣,要知道運動員在比賽的過程中,身上的裝備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任何額外的負擔重量都會影響到比賽成果,所以運動員願意戴錶比賽測試,植基於彼此信任的基礎上,足證對RM腕錶的信心。甚者RICHARD MILLE不囿於為單一運動開發腕錶,還突破先例,推出能適應各項運動的RM 67-02腕錶,以極具彈性又符合人體工學的無縫式錶帶,提升佩戴舒適感,且在研發過程中,多位同為品牌摯友的知名運動員也親身參與,包括網球員Alexander Zverev、滑雪運動員Alexis Pinturault、汽車拉力賽冠軍Sébastien Ogier等,還不斷地延伸至其它運動領域,各類好手皆樂於幫助品牌測驗這款全自動機芯的性能,RICHARD MILLE和體壇的好交情由此可見一斑。然而於諸多運動項目中,和RICHARD MILLE關係最久遠的,當屬車界。來自巴西的F1車手Felipe Massa是品牌第一位合作的運動員,一直以來都是協助品牌測試腕錶的車手之一,和品牌結下非常深厚的友情,RICHARD MILLE更為Massa制定兩款10週年紀念錶。此外,2016年RM和英國超跑麥拉倫(McLaren)跨界結盟,繼2017年的全球最輕量雙秒追針陀飛輪計時碼錶RM 50-03 McLaren F1之後,2018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錶迷、車迷迎來雙方首次攜手設計的聯名錶款RM 11-03 McLaren自動飛返計時碼錶,兩大在各自領域的佼佼者聯手出擊,為腕錶注入超跑精髓,而展現超跑功能曲線和動力美學的RM 11-03 McLaren,也為跨領域合作寫下完美的驚嘆號!


▲RM 056 Felipe Massa 10週年紀念錶

藍寶石水晶材質/RMCC1手動上鍊機芯/時、分顯示/陀飛輪裝置/動力儲存顯示/扭矩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錶徑50.5×42.7mm/全球限量10只


▲RM 50-03 McLaren F1雙秒追針陀飛輪計時碼錶

Graph TPT™材質/RM50-03手動上鍊陀飛輪機芯/時、分顯示 /陀飛輪裝置/雙秒追針計時功能/30分鐘計時器/動力儲存顯示/扭矩和功能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錶徑44.50×49.65mm/全球限量75只


▲RM 11-03 McLaren自動飛返計時碼錶

TPT®碳纖維及TPT®石英纖維材質/RMAC3自動上鍊機芯/時、分、秒、大日期、月份顯示/飛返計時功能/60分鐘計時器/12小時累加器/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錶徑49.94x44.5mm/全球限量5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