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員永恆的夢 世足冠軍的大力神盃


▲大力神盃。圖片來源:IG@fifaworldcup

2018年的體壇盛事,絕非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莫屬,自6月14日開踢至今,目前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賽程中少不了激勵人心的故事,例如表現出乎眾人意料的冰島,於2008年的金融海嘯中,冰島的經濟首受到波及,事隔十年,不僅經濟早已起死回生,此回世足大賽更憑一支業餘球隊,戰和強隊阿根廷,堅毅的維京精神讓人肅然起敬。此外,也有失常的阿根廷強將梅西,前幾日度過31歲生日的他,說道在未幫阿根廷舉起大力神盃之前,不會離開足球場,也不會放棄夢想。可見世足賽對足球員而言意義非凡,世足賽的冠軍奬盃——大力神盃,更是球員努力追逐的目標。那麼關於大力神盃的由來是什麼呢?


▲大力神盃。圖片來源:IG@fifaworldcup

目前的大力神盃是世足賽的第二代冠軍獎盃。第一代獎盃是世足賽委任法國雕塑家Abel Lafleur設計,以純銀鍍金鑄成,約35公分高、重約3.8公斤,外觀為希臘勝利女神將八邊形的聖杯高舉過頭,原名為「勝利」(Victory),二次世界戰後,為紀念世足賽前主席,更名為「雷米金盃」( Jules Rimet Cup)。從1930年使用至1970年,烏拉圭奪下1930年世足冠軍,成為首位高舉雷米金盃的國家。但風光的雷米金盃其實命運多舛,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被裝箱藏於床底保護,1966年至英國參展時被盜,幸而搜救犬Pickles尋回。再者,根據世足賽的規定,奪冠的國家需歸還獎盃,但具三次總冠軍紀錄的得獎國家,即可永久擁有。所以巴西於1970年第三度摘下冠軍,開心抱回雷米金盃,但金盃的惡運並未從此結束,1983年時在里約熱內盧再度被偷,至今依然下落不明,因此普遍猜測獎盃已被小偷熔掉,留下憾事。


▲雷米金盃。圖片來源:IG@fifamuseum

繼雷米金盃之後,第二代的獎盃自1974年開始使用,又稱作「大力神盃」。70年代初,國際足球總會公開招標新獎盃的設計,當時共有53件作品參與投標,結果由義大利藝術家Silvio Gazzaniga雀屏中選。自底座蜿蜒而上的線條,托起了全世界;而紮實動感的線條曲線,也凝鍊出兩名運動員,感受激動的榮耀時刻,Gazzaniga如此描述大力神盃的外型設計。不過世足對第二代獎盃也有了新規定,不管奪得多少次總冠軍,大力神盃永遠屬於世足會,但是世足會為冠軍國家獻上一座鍍金的獎盃複製品。這座獨一無二的大力神盃則約36.8公分高、約6.1公斤重,由18K黃金所製,基座鑲有兩圈墨綠色的孔雀石(malachite),獎座底部則鏤刻有自1974年起的賽事年份及摘冠國家。而2018年,誰能高舉全球最著名的大力神盃,榮登獎盃榮譽榜呢?格外令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