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rsche保时捷纯电休旅Cayenne 的诞生,代表着保时捷纯电阵容再添新成员,更将赛车运动科技直接导入量产领域。身为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赛事的双料世界冠军车队,保时捷将Formula E视为开发未来电动科技的实验平台,能将宝贵经验直接应用于量产跑车,一如将多项源自赛道研发的创新技术应用于纯电 Cayenne,体现品牌从赛道到道路的技术传承与永续移动愿景。保时捷位于魏萨的研发中心中,赛车与量产团队紧密合作,确保技术交流双向进行:赛道上验证的创新灵感启发量产研发,而量产技术亦应用于赛车开发。最明显的例子之一是充电技术,99X Electric 与保时捷量产电动车皆採用的 CCS(Combined Charging System)充电介面与插座标准。全新纯电SUV Porsche Cayenne採用多项源自 Porsche 99X Electric 的技术,在效率与性能方面树立全新标竿。两者皆採用直接液冷技术,并具备高达 600 kW 的动能回收能力。

直接液冷技术:兼顾高效率与空间运用
直接液冷技术是保时捷将赛车科技转化为量产实力的最佳例证。此系统以专用冷却液体直接冷却电驱系统中所有导电元件,大幅提升效率与持续输出能力。自 Formula E 计画启动以来,保时捷持续优化该技术;2023 年的 GT4 e-Performance 测试车率先于赛道验证,如今正式导入纯电 Cayenne 旗舰车型的后轴马达。
与传统水冷马达不同,直接液冷技术让冷却液可沿着定子导槽中的铜线流动,即时将热能导出。若採传统水冷,要达成相同效率与性能,马达体积必须增加约 1.5 倍。藉此创新设计,纯电 Cayenne 的电机效率高达 98%,而在赛道上,99X Electric 的表现更臻极致。

高达 600 kW 动能回收
高效动能回收系统同样大幅提升车辆能源利用率。煞车过程中回收的能量会重新输入电池,再次用于驱动车辆。更高的回收效率代表更长的续航里程,甚至可缩小电池尺寸,对性能与轻量化皆有助益。Formula E 赛事中,99X Electric 允许的起始可用能量上限为 38.5 kWh,因此每多回收一分能量,便多一分冲线优势。
Modlinger 表示:「动能回收的挑战相当复杂。我们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回收最多能量,同时达到最佳减速效果。根据煞车压力,前轮煞车也会参与制动;车辆平衡需配合车手偏好,这关乎车手对赛车的信任与操控感,也关乎道路安全。整个过程由多种软体功能精准协作,这也是技术转移的关键所在。」
纯电 Cayenne 依车速、温度与电池状态不同,动能回收功率最高可达 600 kW,与 99X Electric 相同。在日常驾驶中,约 97% 的煞车操作可完全以电力回收完成,无需启动传统煞车系统;仅当减速度超过回收极限时,机械碟煞才会无缝介入,实现兼顾效率与舒适的驾驶体验。

快速且稳定的快充表现
自上个赛季起,Formula E 正式引入「Pit Boost」进站快速充电技术,能以 600 kW 的充电功率在短短 30 秒内,为 Porsche 99X Electric 补充约 10% 电量。纯电 Cayenne 同样具备强大的快充实力,仅需 16 分钟即可将电量从 10% 充至 80%(此为原厂依欧盟法规及WLTP标准测量所得之数据,实际数值谨以当地官方公布之数据为准)。
除了赛事中,保时捷坚持在现实环境中也能维持稳定的充电性能。纯电 Cayenne 的 DC 直流快充功率最高达 400 kW,电池温度仅需 15°C 即能启动快充。至约 55% 电量前,充电功率始终维持在 350 kW 以上,展现极佳稳定性。于适合的充电站充电 10 分钟,即可补充超过 300 公里续航里程(此为原厂依欧盟法规及WLTP标准测量所得之数据,实际数值谨以当地官方公布之数据为准)。
Formula E 赛事是快充技术的实验平台。Modlinger 补充:「车手在雅加达等高温城市中比赛,当进站充电时,系统温度已极高,但我们仍需确保能源高效补充,同时将冷却需求降至最低,以避免能耗与增加额外重量。Pit Boost 展现了在极端条件下依然能维持强大充电功率的能力。」
在 Formula E 赛事中,保时捷将研发重点聚焦于与量产车最具关联性的核心零件。依据赛事规范,这些关键部件皆位于车体下方。Modlinger 表示:「我们面临的技术挑战虽然不易从外观察觉,但其复杂程度极高,且在许多层面上与量产电动跑车的开发挑战如出一辙。」


▲全新纯电 Cayenne 使用直接液冷技术提升持续输出功率与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