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金馬賓館優雅蛻變當代藝術中心 御盟集團以藝術主軸跨界建築、休閒、娛樂事業 引領台灣當代美學二次進化

由御盟集團與高市都發局攜手合作的金馬賓館,11/28正式優雅蛻變為當代藝術館盛大開幕,位於高雄壽山入口的金馬賓館,自1958年金門八二三炮戰隔年由高雄市府籌建,於1967年由軍人之友社興建後捐贈予國防部,是民國五十到七十年代的台灣青年至外島服役前,往返金門及台澎地區差假官兵暫宿的處所。

       金馬賓館的環境區域條件佳、建築形式特殊且結構完整,面臨20米寬的鼓山一路與臨港線自行車廊帶,周邊除了有駁二藝術特區、壽山風景區及愛河等知名景點,又有輕軌捷運經過,與目前由御盟集團和晶華酒店集團合作的高雄晶英國際行館相距不遠,期望能透過藝文串連,進而推廣高雄市區觀光價值。


       金馬賓館開幕剪綵儀式上,除了高雄市市府官員齊聚為金馬賓館獻上祝福,而御盟集團的重要合作夥伴,日本Ukai集團鵜飼正紀會長、紺野俊也專務及旭酒造(獺祭)社長櫻井一宏更是從日本特別遠道而來,參與金馬藝術盛會。今年旭酒造因關西災情推出限量版的「獺祭 島耕作」,並將每瓶「島耕作」部份所得捐贈災區,當時御盟集團邵永添董事長第一時間認購,也於金馬賓館開幕活動上,特別捐出個人珍藏的限量「島耕作」義賣,預計將義賣所得全數轉購藝術創作媒材,捐贈給相關藝術學校科系,以鼓勵更多台灣的優秀藝術人才有足夠的資源,持續創作。

       御盟集團邵永添董事長表示,御盟集團深耕高雄22年,有感台灣許多有潛力的藝術、設計創作者實力堅強,卻缺少資源及平台,決定將金馬賓館重新啟用為當代藝術館,期待促進文化產業國際交流。邵董提到接手金馬賓館的初衷,是以回饋土地的心情,希望為高雄留下一座有意義的建築,不拆裝改建,將昔日軍人暫別親友的離騷,轉化為今日與藝術重逢的驚豔,期待透過不同的場館呈現,讓台灣的年輕一代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舞台。與金馬賓館有很深淵源的吳念真導演表示,金馬賓館跟壽山都是充滿灰色記憶的地方,因為是當年他與故鄉、家人及情人切斷的地方,「我一直覺得,讓回憶永存的方法有兩種,用這樣的形式跟地點結合是長遠永久的…回憶跟藝術都是永恆的,謝謝邵董與執行長,你們讓這地方復活,而且它可以活得很久。」


幕後推手:永添藝術

       御盟集團與高市都發局完成簽約後,即把金馬賓館交由集團旗下的永添藝術公司籌備,經過永添藝術邵雅曼執行長耗時兩年的潛心規劃,金馬賓館館內空間大致可分為九個展廳、一個咖啡館,其中三個為常設展分別呈現台灣、香港與美國藝術家作品;六個展廳目前引進兩檔當代藝術特展。邵雅曼執行長表示:「金馬賓館建成於1967年、結束於1998年這段期間,台灣從戰後百廢待舉,轉向進口替代到出口替代的工業化與科技時代的起飛,這段期間透過毫不懈怠的努力與向世界學習的一輩,奠定了臺灣之後在擠身國際競爭的實力。」金馬賓館位於水岸輕軌沿線的其中一站,在駁二與高雄美術館之間獨立圍塑出的藝術莊園、飽覽壽山風光,永添藝術期望透過金馬賓館優雅蛻變,與晶英國際行館的精英服務團隊攜手,從在地觀光、文化視野交流、社區美感提升的觀點出發,提供高雄市民及各地旅客一個富有歷史意義的藝文場館。


引領當代藝術二次進化

       金馬賓館開幕展以「光」為核心,一樓三大展間分別展出由「光線與空間運動」(Light and Space Movement)最具代表性的先驅藝術家──詹姆士.特瑞爾(James Turrell)作品《鑽石(菱格)》(Diamond)、香港藝術家伍韶勁(Kingsley Ng)水線裝置「過渡」以及台灣紀錄片導演陳普策劃展出「檔案室」(Archive),開啟光與空間的詩意對話。

       美國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生於 1943 年),直接以光線和空間作為藝術品創作的素材,讓觀眾沉浸在人類感知的極限。特瑞爾的作品在世界各大博物館的展覽中得到認可,其中包括 2013 年同時在洛杉磯藝術博物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和休士頓美術館所舉辦的三次回顧展。《鑽石(菱格)》是詹姆斯.特瑞爾自 2004 年以來進行的一系列玻璃系列裝置中,規模最大的一件作品,靈感來自於國際航運中一些最狹窄的水道,在這些航段裡,天空被大自然所創造的高聳牆面框住,廣闊的地平線只是驚鴻一瞥。

       伍韶勁現居香港,為跨領域藝術家,專長概念式、場域為本及體驗式項目,常以光影、聲音、空間和時間等轉瞬即逝及無形的事物創作。「光」是媒界,也是比喻,觀照每每被隱藏或忽略的事物。他曾參與多個大型展覽,策展方包括法國龐比度中心Ircam音樂研究所、意大利羅馬現代藝術美術館、米蘭設計周、南澳洲當代藝術中心、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外蒙古地景藝術雙年展、上海世博會、廣州三年展等。

二、三樓分別呈現台灣藝術家羅懿君、湯雅雯、高雅婷聯合畫展「稜鏡:趨近那些尚未看見的場景」

       而由台灣紀錄片導演陳普所策劃的「檔案室」(Archive),彙整了金馬賓館從1967年至今的文獻資料,包含書信、影像與建築修建資料,文史訪談計畫與建築修建過程,由紀錄片導演陳普與永添藝術團隊合作執行,希望將金馬賓館的時代背景完整重現。金馬賓館除了一樓常設展以外,二、三樓分別呈現台灣藝術家羅懿君、湯雅雯、高雅婷聯合畫展「稜鏡:趨近那些尚未看見的場景」,以及台灣知名攝影師阮義忠攝影展「光與凝視:失落的優雅」。

金馬賓館單日入館全票$250、半票$150,享館內休憩空間及當期展覽活動,

採現場售票及ibon購票,每週一、二休館,每日營業時間為10:00~18:00(最後入館時間17:00),

客服專線07-972-1685。

       除了精彩的開幕聯展之外,永添藝術更計畫明年於金馬賓館呈現德國現代設計大師,Franz Bette近十年來最新的一次當代首飾創作個展,以「道」為核心出發,創作結合了東方精神及美學概念,希望將東方獨特的美感融入作品,首次使用亞洲特色媒材,如竹、陶瓷、紙等賦予材質新符號及意義。此展與德國法蘭克福應用藝術博物館(Museum Angewandte Kunst) 合作,展覽圖錄由巴黎Vier5設計-此團隊為去年設計第14屆的德國卡塞爾文獻展策畫視覺形象,並由德國攝影家Wolfgang Günzel攝影。藝術出版方面由德國Arnoldsche ART PUBLISHERS限量出版,將於國際通路銷售、並參加國際書展行銷。御盟集團期待藉金馬賓館展出當代藝術展覽,引進國際藝術家、知名設計師及重要博物館,將台灣帶上世界的舞台。